近年來,台灣的天氣越來越炎熱,能被稱為酷熱天氣的標準不斷被拉高,也讓越來越多人因為高溫出現身體不適,甚至因此出現傷亡。而除了廣為人知的全球暖化讓我們的溫度越來越高,還有一個時常影響我們的氣候效應正在影響我們,也就是我們在地理課本學習過的聖嬰與反聖嬰現象。
這些天氣現象不僅改變了台灣的氣候模式,也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習慣。究竟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是什麼?它們又如何影響台灣的天氣?
聖嬰現象:天氣的劇變
聖嬰現象,又被稱作「厄爾尼諾現象」,是指東太平洋海域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天氣現象。這種熱水的出現不僅會使得颱風出現的位置與強度受到影響,也會造成氣壓的重大變化。
近年來,台灣經常遭遇聖嬰現象,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,對全島的氣溫和降雨分布產生了深遠影響。聖嬰現象通常導致冬季變得溫暖,使得農作物的生長季節明顯縮短。此外,它還可能導致降雨不穩定,對於農業和水利建設帶來不小的挑戰。不過一般來說,聖嬰現象會讓台灣的秋冬降雨增加,舒緩水資源的緊張。
而在聖嬰現象結束的隔年夏季,聖嬰現象則可能帶來長期高溫和大量降雨,對於台灣南部及東部地區的農作物生長與水資源供應形成不利影響。此外由於氣壓和海水溫度改變的原因,颱風會改為在離台灣更遠的地方出現,使得侵台的風災變少。
反聖嬰現象:突如其來的變冷
相對於聖嬰現象,反聖嬰現象或稱「拉尼娜現象」則是指東太平洋海域海水溫度異常降低的情況。近年來,反聖嬰現象的發生頻率也逐漸增加,時常和聖嬰現象交替出現,尤其在秋冬季節較為明顯。
這種冷水將對台灣的天氣產生相反的影響。反聖嬰現象常伴隨著較冷的氣溫,在夏季至秋季轉換的時節,可能帶來強烈的豪雨。這些極端天氣現象往往對台灣的農業造成打擊,並且造成嚴重的水災,對防災工作構成挑戰。此外雖然反聖嬰年的颱風通常比較少出現,但因為產生位置和強度的關係,往往可能對台灣造成沉重的打擊。
在反聖嬰年的冬季,反聖嬰現象則可能導致寒流頻繁侵襲台灣,對於中北部地區的溫度影響較大,甚至可能影響到植物的生長及作物的收成。此外也會讓秋冬的降雨大大減少,導致水資源本來就不充足的台灣出現缺水問題。
影響台灣的天氣格局
反聖嬰與聖嬰現象交替出現,一般而言,反聖嬰現象會讓世界各個主要都市的氣溫下降,2020年後,在反聖嬰現象的作用下,台灣的秋冬時期降雨量大大減少,導致過往幾年常常出現缺水問題,而到了夏天雨勢太過凶猛,又導致時常有淹水的情況發生。此外反聖嬰現象抑制了氣溫的上升,因此到2023年前的夏天氣溫都相對較低,抵銷了氣候變化對台灣的影響。
而到了去年,聖嬰年到來,冬季降雨量逐漸回復,缺水問題比起往年舒緩許多,然而卻開始出現暖冬的狀況,櫻花花季提前,農作物生長週期大亂,氣溫上升的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,夏天更是創下了最高溫,不僅台灣,世界各國主要都市都打破了自2016年以來的高溫紀錄。
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(NOAA)已經宣布聖嬰年在6月結束,接下來會不會贏來下一個反聖嬰年來緩解台灣的高溫還有待觀察。
無論是聖嬰還是反聖嬰,這些天氣現象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對象,更是影響台灣環境的重要因素。我們時常會低估全球暖化和這些氣候現象對我們的影響,然而我們在過往幾年感受的夏季氣溫,很有可能已經被反聖嬰現象緩和之後的,而今年夏季的酷暑才是未來的我們需要慢慢習慣的長期挑戰。